Loading
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470-5727364
传真:0470-5731377
邮编:165471
网址:www.dxalnk.com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东

大兴安岭垦区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作者:常海涛 来源: 日期:2015/3/13 10:02:41 人气:33040 加入收藏 标签:

大兴安岭垦区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为目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完善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着“统一、规模、集约”的理念,通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加强管理,走高产高效、粮质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在确保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增效、职工增收,最终达到农业结构调整由量的增减向质的提高转变。

——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发展生态农业、环保农业、有机农业,科学合理的投入农药、化肥使用量,杜绝掠夺式生产,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技应用和创新原则。在技术引进、消化、创新基础上,努力用现代适用农业技术和先进的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人才,优化科术人员队伍,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园区和主要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强农艺农机有效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方面转变。

——坚持多种经营、多元化投入发展原则

发挥已有产业优势,科学合理布局,积极培育和发展优、特农产品基地型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优化产业布局,集聚产业规模,推进现代产业对接及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凝聚各方力量,依靠龙头企业拉动,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推进发展原则

进一步优化垦区农业生产力布局,因地制宜的采取有选择、差别化扶持措施,优先扶持发展优势产业,进而带动其它相关联产业和弱势区域发展,确保垦区到2017年提前实现两个“率先”发展目标。

——坚持结构调整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相结合。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粮、油、薯、特”四大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农垦的组织化、集团化优势,整合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和产业集群,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

三、种植业方面

(一)目标任务

规划实施“376411”发展战略和目标,即:到2020年,总播种面积达到300万亩;实现粮食总产70万吨;粮食仓储能力达到60万吨;完善4种耕地经营管理模式;建设100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和输出基地;集成推广1套高寒半干旱地区玉米、大豆大垄高台“早、高、密”栽培模式。

(二)建设重点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要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配套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产出效益较高的标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少耕深松、免耕播种、秸秆还田、杂草和病虫害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措施,不断培肥地力,提高土地持续利用能力。

2、推进优势产区建设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农业发展基础,科学规划农业布局,形成粮、油、薯、特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优质商品粮产业带,生产以“绿色”、有机为主的农产品,突出加强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实施从投入品到产出品的全程标准化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建设优质高效的粮食产业。

---优质大豆生产基地。根据垦区耕地土质和气候条件的分布状况,优质大豆生产基地主要布局在甘河农场、巴彦农场、欧肯河农场、东方红农场南部生产队、宜里、古里农场部分生产队。规划种植面积在50万亩。突出发展高油、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品种的生产,形成稳定的大豆生产区。

---优质玉米生产基地。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饲料之王,其用途渗透到各个行业,根据垦区农业发展思路,重点在甘河农场、巴彦农场、东方红农场南部生产队、欧肯河农场南部生产队、宜里农场场部周边生产队重点玉米产业,玉米种植规模50万亩,为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垦区畜牧业奠定坚实基础。

(2)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充分发挥垦区气候优势,以农业部甘河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项目和欧肯河淀粉加工厂为依托,在甘河农场、欧肯河农场建立脱毒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全局规划种植5万亩马铃薯。

(3)白瓜基地。垦区土壤、气候非常适宜白瓜种植,规划布局扎兰河和诺敏河为重点,加速推进升白瓜籽品质等级,解决部分员工就业,使其形成产业,全局规划面积10万亩。

(4)种子基地。在垦区分南北两个积温带分别规划建设四处种子生产基地,建设2万亩培育优质大豆良种的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全局统一供种、辐射周边地区。依托巴彦农场种子公司,进行改造,与科研院所参股合作,按公司法实行股份制经营运作。

(5)有机蔬菜及瓜果产业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一是重点以甘河、巴彦、东方红农场和局直地区为主,发展设施棚菜,成为大杨树以北地区最大的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二是与北京旭南生物科技公司合作,以北京市菜篮子工程和出口俄罗斯蔬菜为支撑,大力发展有机蔬菜露地栽培,将垦区建设成为具有北方高寒地区无污染的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同时加大园区建设力度,集农业展示、生产经营、观光旅游、现场采摘为一体的,具有农垦特色的农业园区。

(三)建设内容

1、现代农业示范区工程

本着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原则,重点建设巴彦、甘河科技园示范区。示范区要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并将其作为垦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2、高标准农田工程

——灌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农田防护林建设、耕地质量提升、高产创建等重点项目,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良整治,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加大各项资金的整合投入力度,建设一批土地优质化、节水高效化、渠道防渗化、条田林网化、道路砂石化、产出高效化的高产稳产标准化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

——旱作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旱地农田改造,推广免耕保护性耕作、覆盖保墒、秸秆(过腹)还田、旱地引水、集雨补灌等现代农业技术,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抗旱能力,提高耕地生产水平。

3、现代种业工程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种业集团为龙头,以农垦生态研究院为支撑,形成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以优质、高产农作物种子繁育为重点,尽快建立起良种繁育体系,增强大宗农产品优良新品种创新能力。

——良种培育。加强与呼伦贝尔农垦生态研究院的联系,实现企研联合,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以培育早熟、高产、高效的抗病新品种为主要目标,促进种子的不断更新换代,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在国内种子市场的份额。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种业集团创建。以巴彦农场种业公司为依托,建设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业种业集团,加强与内地科研院所和种业集团的合作,不断开拓种子生产和销售领域。

4、高效农业提质增效工程

坚持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方向,积极发展特色作物种植。

——瓜果蔬菜基地建设。利用甘河、巴彦、东方红农场现有的日光温室和冷棚,大力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模式,种植瓜果和蔬菜。

——特色作物种植基地。在扎兰河和诺敏河农场重点发展白瓜种植,积极引进初加工企业落户垦区,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员工群众收入。

5、社会化服务及市场体系工程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健全局、场、队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整合各级农业科技力量,建立多元化的推广服务机制,形成覆盖全垦区、辐射周边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高效网络。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完善应用系统,延伸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信息装备水平,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

——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垦区气象管理体系和基本业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能力、短期气候趋势预测和农业年景分析的准确率;完成信息网络建设,为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资料共享提供保障。完善以增雨防雹为重点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垦区耕地全面积防控。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以管理局为主体,建立完备的质量检测服务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初步健全。

四、农机方面

 为了保障垦区“大农业”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大型、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为载体,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把先进的农艺措施应用到农业生产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农机装备更新

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大农机”在生产中的作用,必须引进先进适用、安全高效、节能减排的耕、种、收机械。重点更新大型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大型收获机、保护性耕作机械等,一是垦区南部农场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马力机车作业,所以动力机械以进口大马力机车为主,中型马力为辅;二是垦区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处于黑龙江第五积温带,适合种植品种较少,玉米成熟期较晚,收获后无法进行玉米茬整地,所以种植机械以进口大型免耕播种机为主;三是垦区耕地集中连片,为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作业成本,所以耕整地机械以大型先进、适用复试的保护性耕作机具为主;四是垦区将继续打造呼伦贝尔玉米示范带,收获机械以高性能、高效率、低损失的玉米收获机械为主;五是未来五年垦区将以改善农田的基本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防治水土流失为重点,尤其北部四场耕地贫瘠,碎石较多,计划引进激光平地机、捡石机等来改善耕地质量。

(二)继续完善精准农业建设

“十三五”是垦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机遇期,为了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求,使机车作业质量标准化、精细化。垦区将继续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合作,利用3S技术(RS、GPS、GIS)将地面信息(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和养分、水分状况等)进一步与大马力机车作业深度融合,根据各农场的地面信息,精确设定最佳耕作、施肥、播种、喷药等变量数据,以实现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收获,为发展精准农业奠定基础。

(三)大力推广复试作业

由于垦区耕地面积较大,组织化、集约化程度高,为减少机械作业成本,发展高效、节能、低耗农业耕作,改变传统农机具每次只能完成一项作业并多次耕整地的形式,垦区大力推广复式作业。如联合整地机,可一次完成深松、浅翻、耙茬等作业,既提高了作业效率,又节省了作业成本,减少了机车的进地次数和机车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

(四)继续坚持保护性耕作

垦区部分耕地连年翻耙,破坏了土壤的养分层,制约了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垦区将继续坚持保护性耕作,实行深松整地、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

(五)强化农机集中管理

甘河、巴彦、宜里的农机服务(停放)中心要继续制度化、安全化管理,充分发挥出停放中心的作用以达到农机标准化管理。东方红、欧肯河、古里在“十三五”期间位于公路沿线、土地规模较大的生产队或场直地区建立农机服务(停放)中心,对机车进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停放和管护、统一指挥调动、统一作业标准、统一验收标准、统一核算、统一推广新技术。保障农机具的完好状态和使用效率的发挥,增强垦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

(六)加大农机田间作业管理力度

随着种植模式不断提高、创新,各项农艺措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要严格质量标准,加大检查和惩处力度,提升垦区总体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缺苗、段条、脱肥、跑粮、脱粒不净等事故严加处罚并包赔损失,必要的取消其作业资格。

(七)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十三五”期间要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结合“平安农机”的创建,要继续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减少农机违章载人,杜绝“非驾黑驾”。各农场统一调动的机车,在每项作业前必须召开安全教育专题会,要求作业车组必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一式两份,车组一份,生产科存档一份),否则不予安排作业任务。在作业过程中,各农场生产科及各生产队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田间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打造和谐、安全垦区。

五、水利工程建设方面

1、内蒙古自治区嫩江-甘河大型扬水灌区(垦区范围内)规划工程

规划范围为乌鲁布铁镇-嫩江汇入口甘河干流及其支流河段两岸的区域,涉及到垦区主要为莫旗和鄂伦春旗境内(甘河农场、巴彦农场、东方红农场、扎兰河农场部分耕地)甘河干流两岸的现状耕地,根据现状地形的特点,本次规划采用新建扬水泵站岸边取水的灌溉方式,选择提水条件好、电力、交通设施条件优越的地区,沿着甘河两岸分散协调布置。

规划近期提水灌溉19.3万亩,其中:甘河农场10万亩,巴彦农场5万亩,东方红农场3万亩,扎兰河农场1.3万亩。远期规划规划面积达到33万亩,其中:甘河农场15万亩,巴彦农场5万亩,东方红农场6万亩,扎兰河农场2万亩。目前此项目由呼伦贝尔市水利局牵头组织向前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嫩江-甘河大型扬水灌区规划工程已被纳入自治区水利“十三五”规划范围内,为保证该项目有序推进,以上各农场要在管理局统一协调下,配合市水利局和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勘察设计院,做好灌区规划工程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及后续实地踏勘工作,使该项工程早日造福于垦区。

根据地形坡度和种植作物类型,灌溉方式主要为喷灌和滴灌,规划喷灌面积30万亩,滴灌面积3万亩,据典型区估算并参照已建工程的投资,本次规划方案工程喷灌亩投资2492元/亩,滴灌亩投资2705元/亩,喷灌投资估算为74960万元,滴灌投资8115万元,总投资83075万元。

新增灌溉面积33万亩,亩均增产粮食100公斤,总增产粮食3300万公斤,年效益6600万元,可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巴彦农场五队节水灌溉开发建设项目

2015年大兴安岭垦区已被正式列入国家开发旗县,是垦区难得的开发机遇。巴彦农场是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场,耕地集中连片,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垦区计划 2016年对巴彦农场五队实施农业开发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总面积2.5万亩。

取水地点:为巴彦农场五队天然水泡子,水源常年不干涸,水源补给是季节性降雨,及冬季雪融补给。水面面积经过修建拦蓄堤坝后可达到33.35万平方米,蓄水量目前可达到20万方,经拦蓄后蓄水可达到66.7万方,可以满足2.5万亩灌溉用水需求。

灌溉方式:巴彦农场五队耕地地势较平坦,地形坡度较小,根据长远期规划和种植结构调整种植作物为玉米,灌溉方式选择为大型喷灌机喷灌。

项目计划分五年实施,2016年主要完成蓄水工程拦蓄大坝的修建,拦蓄坝长度为1200米,拦蓄坝高度3米,边坡比为1:1总土方量为21600方,2017-2020年完成2.5万亩耕地灌溉,2017年发展10000亩,2018年发展5000亩,2019年发展5000亩,2020年发展5000亩。

3、扎兰河农场甘河流域堤防及护岸工程建设项目

扎兰河农场甘河流域部分堤坝已经毁坏,如遇到特大洪水,严重威胁场部地区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周边地区粮食生产造成威胁,为保护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提高粮食产量,拟规划建设堤防工程14.58公里,护岸工程1.5公里,疏浚原主河道100米,堤防高 4米。

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的保护耕地及职工群众财产安全,项目建成后可保护耕地6万亩,保护牲畜4.4万头(只),增产粮食120万公斤。

4、古里农场嫩江干流右岸堤防建设

古里农场四队堤防建成竣工后一直没有加固,此后古里四队先后遭受4次洪涝灾害,大面积的农田减产甚至绝收,2013年古里农场四队遭受了1998年洪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坝内17000亩耕地、200多户居民、600多人口、3万多牲畜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在旦夕。据古里上游约60公里的石灰窑水文观测站观测数据显示,7月26日上午11时水流量为每秒1290立方米,流速为每秒2.15米,古里段流量为每秒1400立方米。为确保堤防保护区内现有耕地1866公顷耕地和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堤防工程15.703公里,护岸工程2.0公里,建筑物工程4座,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的保护耕地及职工群众财产安全,促进古里农场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建成后可增产粮食150万公斤,增加效益300万元,保护耕地5万亩。保护人口1500人和2万头牲畜。

5、宜里农场奎勒河流域堤防加固建设项目

宜里农场一队、十一队堤防建设时间为1994年,经过20年的运行已经不能起到防洪的作用,如遇到特大洪水,严重威胁当地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周边地区粮食生产造成威胁。规划一队堤防加固工程3.6公里,十一队堤防加固3.565公里。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的保护耕地及职工群众财产安全,项目建成后可保护耕地4万亩,增产粮食100万公斤,增加效益240万元,保护草场资源3.6万亩,保护牲畜1万只。

6、诺敏河农场诺敏河流域护岸工程建设项目

诺敏河流域护岸工程3.2公里,其中一队护岸2.6公里,五队护岸工程0.6公里,项目总投资28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的保护耕地及职工群众财产安全,项目建成后可保护耕地2万亩,保护牲畜3.1万头(只)。


本文网址:http://127.0.0.1:8005/html/nmy/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