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概 况】
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始于1960年,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南麓,嫩江上游西岸。根据中共中央〔1959〕929号文件《关于呼盟开荒的批复》,经呼伦贝尔盟委批准,抽调转业官兵、退伍军人、支边干部工人和下乡知青等,在大兴安岭东南麓开荒建场。从1966年组建的大杨树建场指挥部,1973年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大兴安岭分局,1976年更名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到1979年,随呼伦贝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2004年8月,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组建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加挂农场管理局牌子。2012年,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海拉尔农垦、大兴安岭农垦组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
经过60余年的开发建设和多轮深化改革,公司下辖甘河、巴彦、东方红、欧肯河、宜里、扎兰河、古里、诺敏河8个农牧场分公司以及兴禾农牧业服务有限公司、兴安农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2个专业公司,现有员工4860人,经营耕地128.6万亩,分布在鄂伦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主要种植作物为大豆、玉米、小麦及其他经济类作物,粮食总产常年保持在5亿斤以上,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9%。成为拥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场)、全国百家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国家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农业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单位等称号的大型国有农垦企业。2023年,大农集团资产实现总额24.39亿元,总产值15.59亿元,利润总额1.66亿元。按照呼伦贝尔农垦整体发展战略部署,大农集团核心主业将全面聚焦现代农业发展,确立了“突出主业(农业)、发挥优势(集团化优势)、拓展空间(社会化服务、粮食贸易)、示范引领(种植养殖板块)”的发展方针。形成以8个农牧场公司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以兴禾公司为主体,做强现代农服产业;以兴安农畜公司为龙头,做优粮食贸易的产业发展布局。
进入新时期,大兴安岭农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持续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大局观念,继续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引领地区农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