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470-5727364
传真:0470-5731377
邮编:165471
网址:www.dxalnk.com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东

呼伦贝尔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贺江波

作者: 来源: 日期:2015/3/5 10:28:23 人气:11665 加入收藏 标签:

阳光照亮自强不息之路

真情谱写人间大爱篇章

——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宜里农场十队盲人贺江波事迹材料

语文老师、农民、批发部老板、推酒员、养狐创业者、助人为乐模范,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角色,却都在他的生活中曾经或正在上演,你或许难以置信,一个盲人能干这么多事?但是他确实真实存在着,而且就在我们身边,他就是宜里农场十队贺江波。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董事长张福礼这样评价贺江波,贺江波身上具备四种中华民族最美的品质:“身残志坚精神、勤劳致富精神、持之以恒精神、助人为乐精神”。

贺江波1969年出生,1988年参加工作,2002年因眼底出血病退。

命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和你开一个大玩笑。说不上是不幸或是考验,当黑暗降临时,如果你妥协了,那么就是不幸。当然,有很多人不一定能走过来,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在黑暗中重生,如同凤凰涅,也需要一个痛苦的过程。

黑暗降临命运改变

这一次黑暗降临到了贺江波的身上。

1988年,贺江波和妻子崔银英都是宜里农场学校的教师,虽然两个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780元,但在当时也算中上等收入家庭,生活还算过得去。而且贺江波不仅课讲得好,他还善交际,是副校长的后备人选。妻子崔银英是学校里的优秀英语教师,夫妻俩在学校都是骨干,每年评选优秀教师,他们都在其中。

正当他们对未来有着无限美好的憧憬和渴望的时候,贺江波突然查出眼底出血,转发视网膜病变,接下来的日子他们的家也像贺江波的眼睛一样,渐渐地被黑暗笼罩着。

1995年,贺江波在讲课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眼前的学生变得模糊,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后因为看不清楚东西,他写出教案的字都是倾斜的。妻子带着他走遍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各大眼科医院,医生给出的结果都是只能保守医治,但不保证可以治愈,走了几个城市治了几次不见起色,贺江波只能返回家中。但妻子崔银英不甘心,她的想法是,倾其一切也要把贺江波的眼睛治好,她四处打听,听说湖北鄂州有一家医院专门医治眼病,采用中医和按摩疗法相结合,很多人都在那治好了,但是医疗费用很高。崔银英一心想给贺江波治好眼睛,为了带贺江波看病,她把他们住的房子卖了。同时,学校全体师生也为贺江波组织了学校有史以来最大型的一次捐款。贺江波又向农场借了2万块钱,加在一起凑够了6万元钱。他们报着最后一搏的想法,来到了湖北鄂州。

到医院后,医生看了贺江波的病情后,承诺可以治愈,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贺江波的病情明显有了好转,他能看清打饭的饭票,可以自己打饭了。但医院要求还要观察一段时间。贺江波和崔银英都觉得他们的未来又充满了希望,只等着观察一段时间就可以出院了。他们已经离开家一个多月了,贺江波说孩子还小,他可以照顾自己,单位也应该回去好好上班了,就让妻子先回家。崔银英先征求了医生的意见,医生也说贺江波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她这才把丈夫托付给医院的医生和结识的病友刘大姐照顾。刘大姐也是这家医院的病人,她是陕西人,刚刚退休,原来在检察院工作,性格直率,而且热心肠,她和医院里的大夫、病人关系相处得都特别好,她的病情好转以后,自愿地做起了医院的义工,帮助照顾身边的病友。

求医无果欲寻短见

崔银英本想着回家看看,过一段时间就回来接贺江波出院。没想到,她走后没几天,贺江波突然得了重感冒,发高烧,他的病情再次复发,而且更加严重,原来能看到轻微的光亮,这次发烧后几乎失明了。贺江波询问医生自己的眼睛还能不能恢复,医生态度也不明确,最后告诉他,像他这样的病,只能保守治疗,而且他的病是世界医疗领域里的难题,近几年难以攻破。

面对这个晴天霹雳,贺江波彻底绝望了,他不敢告诉远在家里等他痊愈后回家的妻子,而是独自承受着。贺江波是一个特别外向,而且性格刚毅的人,从不喜欢依赖别人。想想自己再也看不到光明了,房子也没了,工作也没了,所有的钱都用来治病了,还欠下了外债;想想往惜的生活和这些变故,就像一场梦一样,但是眼前的一片漆黑不是在梦里,是真真切切的。贺江波越想越绝望,觉得再也没有活下去的价值了。于是,他轻一脚、重一脚地摸出了医院,买了白酒,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到了医院附近的景区,他爬上了80米高的元明塔,准备把酒喝完就从塔上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义工刘大姐知道贺江波的病情复发后,他一直情绪很激动,她到病房没看到贺江波,问了其他病友也不知道他去哪了,她觉得事情不对,问遍了整个医院,有人说看到贺江波往元明塔的方向去了。她叫上医院的保安,急忙往元明塔赶,赶到时贺江波正坐在塔上的护栏边上,酒已经喝完了,如果再晚来一步……刘大姐都不敢往下想。她们偷偷走到贺江波身后,一把按住他,和保安把他拖回了医院。到医院以后,刘大姐三天三夜陪在贺江波身旁,怕他再走极端。刘大姐先是不停地骂他,然后又苦口婆心地劝他,她说:“你就是孬种!你想过家人吗?所有的残疾人都不活了吗?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就是这一席话,唤醒了贺江波,让他重新找回了活下来的勇气。

种地赔钱雪上加霜

贺江波在妻子的安慰和照顾下,慢慢地接受了现实。家里的现状是妻子要上班,还要照顾他和孩子,不仅要租房子住,还有看病借农场的2万元债务要还。无耐之下,妻子在学校上班,贺江波带着4岁的儿子回到了十四队(现十队)父母家。当时父母和贺江波的弟弟和弟媳一起生活,他们合伙承包了300亩地。秋收的时候,他们把黄豆割完后用小四轮拉回家,再铺在晒场用四轮车碾压,贺江波看不见,就负责把拉回家的黄豆用二齿子刨开然后摊平。毕业后一直当教师的他从来没干过体力活,一天下来,他的手上磨起了17个水泡,母亲看了心疼地哭了,说什么也不让贺江波再干了,但倔犟的他一天都没有耽搁,直到300亩地都收获完。第二年,弟弟和弟媳去外地打工,把300亩地留给了父母,贺江波接了过来,他通过场部的朋友帮他赊了种子和化肥,想种地赚些钱,把之前欠下的钱还上。播种时,贺江波看不见,就用盆量好种子和肥料,他负责加种子和肥,父亲负责看播种机。那年正好赶上1998年,整个夏天下了70多天的雨。每下一次雨贺江波就哭一次,他说自己失明前从来不流泪。都说天无绝人之路,可是为什么老天爷一点路也不给自己留呢?

他万分无耐,让妻子代笔写下了一首诗《谁之罪》。

《谁之罪》

雨啊,

你是多情者的眼泪,

你是一百个宝玉,

也哄不好的林妹妹,

日夜啼哭,

仿佛有流不尽的离恨水,

流啊,流啊,

痴情泪,

化作无情的洪水,

一道道堤坝崩溃,

一幢幢房屋坍毁,

一片片农田淹没,

一个个美梦破碎,

多少人无家可归,

多少人欲言又止,

多少人欲哭无泪。

当年秋天,贺江波种的300亩地,最多的地块亩产是50斤,几近绝产,本来想把欠下的2万元还上,没想到债务又增加了2万多元。

打工路上重拾信心

经历了1998年的亏损,贺江波家的状况更是举步维艰,仅靠着妻子380元的工资,别说还债,就连一家三口的温饱也成了问题。当时贺江波的岳母在场部开商店,正需要人手,一年出1万元的工资雇人。面对困境,贺江波劝妻子辞去教师的工作,到岳母的商店打工,至少1万元的收入,是老师将近3年的工资。虽然妻子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可是出于无耐也只好同意了。为了方便照顾贺江波,妻子把他也带到了母亲的店里。贺江波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熟悉了几天之后,他就能掌握店里仓库的情况,每当有人买米买面,他就帮助妻子从库里往外扛,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那时侯岳母店里代售嫩江的一家啤酒,当时每个月只有200箱的销售量。一次与啤酒商聊天,贺江波发现了新商机,他问推啤酒的人:“如果销量好的话,啤酒进价还有没有降价空间?”推啤酒的人见他很实在,告诉他这事得和老板商量,应该还有一块钱的空间,并且告诉他,啤酒厂有一个奖励机制,卖够1万箱啤酒,就给1.6万的奖金。贺江波了解到岳母经商比较保守,就背着岳母,偷偷和妻子商量搭乘送啤酒的车去嫩江啤酒厂看看,并且带了一些山货。他见到啤酒厂的老板后,和他说了自己的想法,真诚地想和啤酒厂建立更深的合作,签销售1万箱的协议,想在原来的进价基础上降低1元钱的进价成本。啤酒厂老板见他是一个盲人,而且非常有诚意合作,就答应了他。

已经签了年销量万箱啤酒的协议,只能和岳母把实话说了,岳母听了以后,觉得一年销售1万箱啤酒,根本不可能。贺江波提出了一个想法,当时那个啤酒在宜里场部的销量很少,但是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比其他啤酒便宜,场部的人不爱喝,村屯的人也许觉得价格低能够接受,所以他和岳母商量租一台半截车往村屯推销。当时的台班费是100元一天,一箱啤酒的利润只有4元钱,卖25箱啤酒才能赚出台班费。他和岳母商量先试一个星期,第一个星期的台班由岳母出,接下来就不用她管了,虽然岳母心里不同意,但还是答应了。为了节省开支,贺江波打算自己搬运啤酒,他让妻子领他走了几趟从装啤酒的仓库到车上的路,贺江波用心记着,一共要拐三个弯,自己一箱箱把啤酒装上车。为了节省时间,他两箱两箱地搬,两箱啤酒120斤的重量,要把整个半截车装满,贺江波搬了几箱就没劲了,实在搬不动时,他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你还有用,不能只靠别人活着,必须搬动。”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坚持着。第一天推啤酒,大家并不认可这个啤酒,但他采取了灵活的推销机制,到村屯的小卖部,他把啤酒留下先不收钱,承诺小卖部的老板,卖出去再返钱,不卖的话可以退回。他还制定了销售一箱赠一瓶的机制,第一天推出去60箱。虽然台班费赚出来了,但是并不可观,而且妻子本来可以在店里卖货,这样占着两个人,店里也忙不过来了。他和岳母承诺,只让妻子带他走一个星期,把村屯的路线走熟就他一个人去。

本来盲人做事就令人感动,再加上啤酒的价格便宜,他又采取了灵活的推销机制,他把岳母店里积压的沉货作为赠品,进行促销,除销售一箱啤酒赠一瓶啤酒,另外还赠一条毛巾或者香皂盒,销售十箱赠一个盆等等,啤酒销量越来越好,每个月都在1200—1400箱。每天天没亮他就来到商店的仓库搬啤酒,那三个弯是他最熟悉不过的了,手上的泡一层接一层的磨破,变成了厚厚的老茧,晚上休息时他才感觉到阵阵地疼痛。

妻子看着他身上的淤青,摸着他手上的茧,不知道偷偷地流了多少泪。眼前这个曾经在讲台上挥舞粉笔,吟诗诵词的丈夫,怎么就失明了?而且还要整天奔波,自己却很无耐,她知道丈夫是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虽然心疼他,但必须支持他。

一年下来,贺江波不仅完成了1万箱的销售量,而且还超额完成了,每箱啤酒的纯效益是4元,啤酒厂老板给他减免了1元的进价,又给了他1.6万元的奖励,一年下来他帮助岳母多赚了7万多元。贺江波的经商头脑被岳母认可了,就连啤酒厂的老板也没有想到一个盲人每年居然能推出1万箱啤酒。

开批发部再创辉煌

2002年秋,他和妻子商量着想开一个自己的批发部。开批发部,客源没问题,因为他在村屯推了一年的啤酒已经积累了很多客源。他和妻子在岳母商店干了3年,存了一些工资,加上贺江波在学校办病退买断补偿给了2万元,他们把之前的债还清了。弟弟要买房子他又借给弟弟5000元,最后手里剩下5000元,他们在商业街租了个门面。房子租了3个月因为没有钱进货却一直空着。他想起从几个种地的好朋友那里借钱,但秋天粮食刚打下来还没有卖。后来他们商量一下,干脆把打下的粮食借给贺江波,他把粮卖了10多万元,做为第一笔进货资金。开业后生意非常红火,宜里地区有132家小卖部都在他家批货,不到半年时间就把从朋友那借的黄豆款全部还清了。批发部的生意越来越好,贺江波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批发部一个月要到齐齐哈尔市进四趟货,还要到嫩江拉三趟啤酒,到齐市进一趟货台班是1500元,到嫩江拉啤酒一趟台班是1000元,一个月算下来台班费就9000元,一年下来就10多万,一算帐还不如自己买个车。于是,他花4万元买了一辆二手货车,花1000元钱雇了个司机,每次拉货时,他都从大杨树的废品收购站拉一车废铁到富拉尔基钢铁公司赚1000元运费,回来的时候他帮助别的商店配货,这样不仅自己的运费省了,还赚一些钱,冬天他还用货车收黄豆。一年算下来,不算批发部的收入,不仅进货的台班费10多万元省下了,还赚了10多万。

养狐路上一波三折

2006年,贺江波不甘于现状,开商店的同时,又想发展别的产业。他通过多方面的信息了解到皮草市场的发展前景,对养殖狐貉产生了兴趣,2006年他和几个朋友先后到北安、肇光等地的狐厂进行了考察。考察后他从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形势、利润分析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调察报告。当时宜里农场正大力倡导和扶持自营经济发展,他找到了当时时任宜里农场场长张文武。张场长看了他的报告,非常支持他发展,带他考察了几处养殖场地,最后确定了宜里农场十队闲置的办公室,他自己负责维修,农场还提供给15万元的无息贷款。他先将办公室进行了维修,然后又打井、购进了笼舍,等前期工作都筹备好以后,引进了100多只芬兰狐,当年投入30多万元。让贺江波始料未及的是,他刚刚养狐,就遇上2007、2008连续两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狐皮出口滞销,价格由500元/张直降3倍,变成了150元/张。当时全场有31家养狐,经过两年发展贺江波家的狐狸最多发展到了800多只,每天一只狐狸的饲料费就是1.5元,一年下来就是30多万,狐皮价格低还不能出手,贺江波就把批发部赚的钱用来养狐。到了2008年,和贺江波同期养殖狐狸的31家,只剩下他一家。贺江波从小就是在十队长大的,他和队里人的相处得跟一家人一样。眼看着贺江波的投入越来越大,亲朋好友总是隔三差五就来劝他:“你辛辛苦苦赚钱不容易,现在狐皮市场这么低迷,要不就撤了吧,别再继续往里填坑了。”贺江波知道大家的好意,但是他觉得养殖就是这样,有低就有高,只要能坚持住,会好的。贺江波的妻子每天眼看着不停地投入,而且他知道这几年贺江波受了多少苦,才把家过起来,她也劝他:“现在就放弃咱们还有商店,如果再继续养下去,这些年吃的苦,受的累全都白费了。”面对所有的反对意见,贺江波想,我死都不怕,害怕再一次失败吗?我相信只要坚持住,狐皮市场一定能上扬。他坚持着自己的意见。妻子见他态度坚决,也只好默默地支持他。他们用尽自己的力气把狐狸养好,无论多辛苦,干多少活,从没有一句怨言。

 在贺江波的坚持下,养狐的第三年,也就是2009年下半年,他终于迎来了狐皮市场的春天,狐皮价格由最初的150元涨至550元,最差的皮子也能卖到500多元。2009、2010两年时间出售的皮张,不仅赚回了投入的40多万元,还纯剩20多万元。2011年后,狐皮市场价格步步走高,每年的收入都在30万元左右,今年保守计算也能收入到45万元。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走进宜里农场十队,凡遇见者,只要提到贺江波,无不竖起大拇指。

1979年就来到十队,在十队居住了34年的老职工李鹏柱说:“贺江波是一个有胸怀的人,他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我们需要贺江波,这个连队需要贺江波。”而贺江波自己却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2012年贺江波获得呼伦贝尔市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

队里的“银行”

仅在十队的三年时间,贺江波陆续借给队里人的钱就有46万元。开商店时帮助别人的钱款数目他自己都已经记不清了。

为了帮助队里的人,贺江波有时候即使为难自己,也要帮助队里的人。贺江波的弟弟是养大机械的,本来说好了,秋收要到十队干活。但是2012年秋天,队里的农机结合户柴喜峰更换大型农机具,缺5万元资金,找到贺江波。贺江波心里知道,如果帮助柴喜峰买车,弟弟的车就不能来连队干活了。在亲弟弟和柴喜峰之间,他犯了难,但是他想弟弟不干十队的活,可以再去别的地方干,如果不帮助柴喜峰,他怎么都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反复琢磨后,他不仅借给柴喜峰5万元钱,还帮助他联系买主,本来14万元的车,贺江波通过熟人帮忙,以11.2万元的价钱就买下来了。贺江波的弟弟为了这件事,很长时间不和他说话。

2013年春天,荣瑞华家借着农场扶持羊的政策准备养羊,在农场一次性报了200只。在附近村屯看好了一群羊,羊的质量和数量正好符合他的要求。已经协商好了交1万元的定金,并签订了协议,剩下余款要在3天内付清,如果付不清全款,不仅定金不退,羊也要转卖别家。本来以为一两天农场的8万元贷款就能拨下来,可是当时只拨了4万元。他自己手里只有1万元的现金,还交了定金。买羊的全款是16万元,还剩大部分的缺口,上哪弄去呀?荣瑞华哭的心都有,他找到连队领导和贺江波,他们马上帮助筹款,第一次,帮荣瑞华凑了一大部分,还剩下4万元,实在是凑不到了,贺江波找到朋友,想用地照作为抵押,等剩余4万元贷款下来,再用钱把地照抽回来,可是卖家不同意。无耐的情况下,贺江波又从狐狸的饲料款里拿出一部分和连队书记凑了3.2万元,荣瑞华自己又借了8000元,这件事才算解决了。

2013年7月份,60多岁的关崇信老伴病情加重,虽然关崇信已经退休了,但是这些年老伴一直疾病缠身,因为治病,亲戚朋友能借的也都借遍了。家里的生活比较困难,关崇信眼看着老伴的病情加重,如果再不治就有生命危险了,在他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找到了贺江波。贺江波了解到情况以后,叫崔银英从狐狸饲料款里拿出5000元,借给了关崇信,他说这是救急的,无论怎么样,这个忙都得帮。

连队人都知道,无论大事小情,只要求到贺江波,他基本上是不会拒绝的。连队里有一个单身汉,就一个人,年岁很大了,身体不好,没有收入。家里没粮吃了,他找到贺江波说:“大侄子,我要断顿了。”贺江波说:“我不能让你断顿啊!你上我家来吃。”那个人说:“不用了,你家养狐狸,本来就挺忙的,你借给我300块钱吧。”贺江波听了,叫妻子给他拿了300元钱。

队里人上贺江波家借的钱多了,有求必应,大家背后都说,贺江波家是队里的“银行”,而且还是便捷式的,随时用随时取,24小时不下班。

全队人的军师

队里不仅缺钱的事找贺江波,出主意的事也找贺江波,就是有个邻里纠纷大家也都找他,因为在大家心中贺江波正义,只要他说对的,大家都信服。有一次住对门的两家,其中一家的狗,把另外一家怀孕的儿媳妇咬了,让这家的儿子知道了,非常生气,到养狗的这家理论,把养狗这家儿子给打了,养狗的这家也非常激动,找贺江波商量,说要把在外地的两个儿子都叫回来,把那家给平了。贺江波一听,这真打起来事就大了。他劝养狗的这个人说:“你们要是真去把他家平了,你家三个儿子都得做牢,那家不就完了吗!这点小事至于吗?而且人家儿媳妇怀孕了,家人很紧张也是情理之中。我一会给他们家打个电话,就说你正要去看她呢,准备把被咬的人带医院检查检查。保证负责给人看病。”见他没有拒绝,贺江波拨通了电话,电话那边一听,态度也缓和下来了。经过贺江波的调节,两家又和好如初了。

2010年,连队陈凤军在春天播种时,出现特殊事情,被鄂旗草原执法大队将播种的机车一并查扣。播种被迫中止,陈凤军一家万分焦急。这时陈凤军找到了贺江波,当时贺江波非常为难,因为他并不认识草原执法大队的人。但是贺江波想到,既然人家找到了我,能不能办成,再有困难,我也要去试一试。贺江波找了一个朋友搀扶着他,开始追逐执法大队队长的行踪,准备见到他们好好地沟通一下。他打车从宜里追到库莫林场,又从库莫林场追到诺敏河农场,最后辗转经过300多公里在大杨树镇找到了执法大队队长。经过与大队长据理力争、多次协商,最后大队长同意放车,在贺江波的诚意和感动下,不但没有罚款,大队长还特意安排贺江波在大杨树共同吃了一顿饭,后来他们成了朋友。

贺江波喜欢外交,朋友也很多,政府、林业等部门他的熟人很多。队里人有办不了的事也都喜欢找他,长期下来,队里人都特别信任他。2009年全局性的危房改造,十队是农场重点打造的连队,要求整体重建。当时有9户因为占地等问题不同意拆房,陈老四是其中一户,他家在最前面,地基是一个连一个,如果他不同意施工,整个后面的工作没法进行。工程队已经到队里二十多天了,但是迟迟不能开工。陈老四当时非常激动,放出话来,谁敢到他家去施工,他就用刀砍谁。贺江波眼看着队长犯了难,他知道,给队里人盖新房是好事,而且还有危改政策,一户有2.2万元的补贴。他看着陈老四思想转不过来,心里替他急呀,反复琢磨,最后还是叫人把他带到陈老四家,和他苦口婆心地谈。贺江波说:“四叔,你为啥不同意建房?多好的事啊!”陈说,其实就想让自己家的胡同多留一米。贺江波说:“都在一个连队住着,别人没要求留,怎么就你要求啊,你家三个儿子,都没结婚,你看看这破房子,谁家姑娘愿意嫁进来。要是盖上大砖房,可就不一样了。而且现在还有补贴政策,如果不盖,过了这村,可没这个店了。”陈想了想,后来笑着和贺江波说:“我这可是给你面子啊!”第二天,陈老四主动找施工队的人说:“你们想怎么量就怎么量吧,给我把房子质量盖好点就行了。”就这样,贺江波一户接一户的用不同方式,做通了队里9户反对建房家庭的工作。房子建好后,又出现了一个问题,盖了新房都不想把旧房扒掉,不是想留做仓房,就是想做别的用。贺江波又主动出来做工作,他说:“危房改造的目的就是连队要有整体规划,新房盖好后,必须把旧房扒掉,这是政策需要,要不农场没法验收啊。”连队人根本不听,后来贺江波回到家里又想了想,不如自己出钱把旧房买下来,原来的房子都是用木头盖的,扒了可以用来烧火,冬天取暖问题解决了,扒房的难题也解决了,一举两得。第二天,他又找到那几户和他们商量:“扒一户旧房我给你们500元,还不用你们动手,我找人来扒。”他们看贺江波真心实意想做这件事,还要自掏腰包,而且一个破土房在院里确实影响整体效果,几户商量一下,都同意了。贺江波自己掏2000元,买下了四户旧房拆掉了。这件事以后,不仅是队里的人,就连施工队的老板,也更是对贺江波刮目相看。通过贺江波做工作,队里人和施工队的人处得和朋友一样,时常给施工队送去自家园子种的菜,请客吃饭也从来不落下施工队老板。

贺江波时刻不忘帮助连队争取利益。十队参加篮球比赛,每个队员需要一套运动服。贺江波和施工队老板说:“队里打篮球缺一套服装,你看看能不能提供赞助。”施工队老板说:“连队人平时吃什么都落不下我,还时常给施工队送菜,不就是千八百块钱的事吗,我解决了!”这样不仅减轻了连队的负担,也使施工队和百姓们的关系更亲近了。

组建养狐专业合作社

贺江波养狐赚钱后,他觉得这是发家致富的好项目。队里的人,有上他家来学习的,他和妻子毫不保留。贺江波给他们讲市场经验,崔银英则给他们讲养殖技术。通过他们的带动,今年十队又引入了3户养狐户。他们的狐狸是从贺江波的狐厂直接分出来的。就连养殖地点也是贺江波帮助选的。贺江波夫妇不光负责帮助他们做市场分析、技术指导,帮他们出售狐皮,还为他们垫付了一定的资金。现在,他们每户的狐狸养殖都已经步入了正轨。看着贺江波赚钱了,队里的人议论着,贺江波夫妇俩有远见,还有技术,要是能够以入股的方式和他们一起养,最后按股分红就好了。有的人听了以后,觉得不太可能,那样他们承担的责任就更大了,而且人家自己赚钱多好,管咱们多操心啊!十队班子听到大伙的想法后,主动找到贺江波进行协商。贺江波听了非常同意,他说:“只要大家信得过我,有钱大家一起赚。”

十队班子走进职工家庭进行调研,了解到有很多职工都有入股的愿望。农场领导得知职工积极性这么高,而且贺江波又肯带领大家做,非常支持他们成立养狐专业合作社。农场牵头主动帮助合作社申请项目,负责建基地,解决厂房、水、电、路等事宜。为了建基地农场专程审批了50亩养殖厂用地。今年3月初,农场场长王波还亲自带领贺江波和十队队长去黑龙江省肇源农场、绥化县标准化养殖厂考察基地建设和育狐品种。目前,正在资金运作阶段,资金到位后,马上投入建设。

阳光总在风雨后

贺江波真心实意地帮助队里的人,队里的人也真正地把贺江波一家人放在了心上。今年夏天他家修房子,贺江波有事没在家,崔银英忙着打扫狐狸圈舍。队里人听说他家修房子,全队在家的能干活的人都去了,饭也是队里的妇女做的,等崔银英忙完了,饭都已经做好了。贺江波回来后,房子早就修完了。他家不种园子,可一到夏天就他家的菜最多了。去年夏天雨水大,队里大多数的菜园都涝死了,有的人家自己都没有菜吃,可是贺江波家的菜放了一走廊。每年到秋天,黄豆收完,不用贺江波吱声总会有人给他送上几车豆秸……虽然这些事情不大,但是点点滴滴都包涵着十队人对贺江波的深情。

悄悄变化的连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贺江波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队里的人。也因为有贺江波这样的模范,2013年9月连队被农场树立为“道德模范连”。

一次连队聚会,有一个人在言谈中无意中带了一句脏话,一个老职工4岁的外孙女在一旁听见了,说道:“咱们是‘道德模范连’,不许说脏话!”全桌的人听了都笑了。这不是巧合,在十队,下至刚刚会说话的孩子,上至70多岁高龄的老人,人人都在规范自己、监督他人的行为,生怕给连队抹了黑。

在贺江波的带动下,队里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事例多了起来。

去年秋收的时候,受夏涝影响地里泥泞,直到秋天收获时,收割机在地里还打误。眼看着庄稼都成熟了,收割机在地里不能正常收割,种地户都急坏了,连队三台收割机就是不出活,有时一误就是一天。柴喜峰家里养了一台大马力,他看到这种情况后,主动和收割机车主联系,让他们放心进地里收割,只要车误了马上给他打电话。收割机在地里误得最严重的时候,他一天都等在收割地头,随时准备拽车。在柴喜峰的帮助下,全队的粮食才顺利地收到家。他不仅给收割机车主提供了方便,也帮助队里的人,就连一秋天大马力为了拽车使用两桶柴油都是柴喜峰自己花钱买的。连队人说给他台班费,柴喜峰拒绝了,说至少得把油钱给柴喜峰补上,但柴喜峰还是没有要。他说:“这都是我自愿的,我在这个连队住,平时大事小情的,大伙没少帮助我,今天也让我为大伙做点事吧!”

连队女职工于志兰有一天在十字街溜达,捡到了300元钱。她知道肯定是队里的人不小心弄丢的。她就站在原地等失主,后来听路过的人说是队里的低保户荣瑞芳丢了300块钱,她这才离开原地把钱给荣瑞芳送到家里。荣瑞芳家里非常贫困,正为丢钱的事发愁呢,没想到于志兰把钱送回来了,接过她送回的钱荣瑞芳非常感动。

这些看似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却影射着人性纯朴善良的本质。相信有贺江波这样的人存在,影响的、改变的不只是一个连队、一个农场,甚至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无限的正能量……

历经坎坎坷坷,贺江波对感恩回报有了新的诠释,他觉得不仅要为自己做些什么,更多的是深刻理解了活着的意义,他不仅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在他的内心里有了一个更伟大的心愿,那就是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做一些事。经过党组织的严格考验,贺江波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将用一名合格党员的身份带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贺江波一家,对彼此对生活都有一番深刻的感悟:

贺江波说,从光明走到黑暗,再走出黑暗,其实除了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以外,还有一双手在默默地支持他,还有一双眼睛在时刻地关注着他,如果没有了她,可能再强大的内心也没有心房,这个人就是他任劳任怨、不离不弃的妻子。

他的妻子崔银英说:“如果变成盲人的是我,我想我也不会那么坚强。这些年,是贺江波感染了我,让我变得更坚强。他是我心中的男子汉,所以再苦再累,我也觉得值得,我觉得活得有劲。”

贺江波的儿子说:“小时候,我不明白,别的孩子是爸爸带着玩,而我时常要为爸爸带路。长大了,我依然搀扶着爸爸,可是我懂得了,我搀扶的是一个我心目中的巨人,在他的身边我必须学会坚强。”

当病魔无情降临到他的身上,他也曾在黑暗中徘徊。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却迈上了创业之路。黑暗中他需要一双搀扶的手,生活中他被更多人需要,他的世界里没有了阳光,却被自己的心灵照亮……

3贺江波.jpg

呼伦贝尔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贺江波


本文网址:http://127.0.0.1:8005/html/nkkm/147.html
上一篇:没有资料